头条新闻>> 新闻详情
2025-05-08 06:38 更新 0 条评论
卫生当局在约克半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一种水传播毒素,迫使至少 6 个牡蛎养殖场暂时关闭并隔离多达 1000 万只牡蛎。
隔夜有报道称,南澳大利亚州初级产业和地区部(PIRSA)上周对斯坦斯伯里牡蛎湾的水域进行了检测,结果显示水中含有由几种卡伦藻产生的短毒素。
PIRSA 发言人表示,该部门仍在对样品进行检测,并且“采收区通常会暂时关闭,作为预防措施,以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得到维护。”
据信,由于海水温度升高,卡伦尼亚藻类大量繁殖,过去一个月内已导致数百只死去的海洋生物被冲上南澳海岸。
太平洋地产牡蛎公司老板史蒂夫·鲍利 (Steve Bowley) 表示,使用牡蛎湾 (Oyster Bay) 的牡蛎养殖户已自愿封锁其养殖场,并表示正在等待 PIRSA 的进一步健康建议。
“我们没有应对这种特殊的水传播病毒的经验,因此我们暂时关闭了海湾作为预防措施,同时我们正在调查正在发生的事情。”鲍利先生说道。
“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在海湾外出售任何牡蛎,如果我们想将牡蛎转移到另一个海湾……我们需要获得政府的许可。”
鲍利先生表示,他担心损失“价值 50 万美元的股票”。
“我们当然不高兴,但我们宁愿卖出好的牡蛎,也不愿因为人们突然生病而让它们回来,”他说。
环境部长苏珊·克洛斯表示,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可能是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,藻类大量繁殖的面积“与袋鼠岛面积相差无几”。克洛斯女士说:“大自然的力量比我们强大得多,唯一能阻止藻华发生的就是天气变化和强劲的西风。”
“通常我们会在四月底遇到这种情况,但到现在还没有发生。我们需要天气发生重大变化才能阻止这种情况发生。”
河口生态学家费斯·科尔曼 (Faith Coleman) 表示,这些毒素可能是由“六到七种”卡伦藻变种引起的。
科尔曼女士说:“这种细菌已经发展成为毒性更强的细菌之一。”
“它们产生毒素来保护自己并防止其他东西在它们周围生长。
“我们相信它们这样做是为了减轻自身的放牧压力。”
目前尚不清楚受影响的牡蛎养殖场将关闭多长时间。
我要评论